首頁 > 知識分享
昨(13)日上午,台中七期新光三越發生嚴重氣爆,爆炸衝擊波震碎玻璃,現場一片混亂,不幸造成五個生命殞落、及大量傷者。雖然這次氣爆未傳出二次起火或爆炸,但這類事故通常伴隨著極高的風險,不只是一瞬間的爆炸
了解對流熱與輻射熱如何加速火勢蔓延,掌握防火填塞與隔熱層設置的關鍵技巧,普渼登助您守護建築安全!
19日,台中全聯倉儲大肚二廠突發大火, 經過火調單位數日調查,研判起火原因為四樓施作電焊工程時未使用防火毯、隔板等防火措施,導致火星噴濺至地下一樓,引燃穩熱板(PS板)。這場大火最終造成9人不幸罹難,
近期多起火災因防火區劃設計缺失導致重大損失,突顯防火安全設計對於建築物防護的核心地位。例如,某大型建築因防火隔間未依照標準施工,火勢迅速蔓延,導致無法及時控制,造成巨大損失與人員傷亡。這些案例警示我們
火災中,煙霧與高溫往往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,而風管系統則常成為火災蔓延的隱形通道。一旦管道未進行有效防火保護,火焰與煙霧可能迅速貫穿不同區域,破壞防火區劃,增加救援難度。
2024年5月,巴西南部經歷了一場罕見的洪災,水位高達5.33公尺,造成了人員及財產上的重大損失,凸顯了極端氣候對城市與基礎設施的嚴峻挑戰。 在這樣的背景下,防水閘門作為現代防洪設備的重要組成,不僅能
今年7月,凱米颱風挾帶的猛烈風雨重創高雄,多處地區發生嚴重淹水,其中左營區一處新建社區尤為慘重。住戶不得不緊急動員,以人力架設臨時防水閘門,試圖遏止湍急的洪水入侵。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,深刻暴露了防洪設
隨著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,廠房安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。防洩爆解決方案不僅僅是提供壓力釋放通道的洩爆設計,還包括防爆牆等結構強化措施,為建築物和設備提供雙重防護,避免因爆炸導致的結構損壞和更大範圍的災害
台灣的年降雨量達全球平均的2.6倍,但降雨分布不均。超過八成的雨水無法有效儲存,直接流入海洋或蒸發,加上地下水超抽和地層下陷,導致可能的海水倒灌與積水問題。
隨著溫室效應不斷加劇,全球暖化導致氣溫逐年升高,酷暑時間也持續加長,這使得建築物的能源需求節節攀升,空調使用變得頻繁,能源成本隨之急劇上升。如何在面對高溫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,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
在台灣每年約有140-160起的醫院火災。近日(3日)發生在屏東安泰醫院火警,造成多人死亡,其中罹難者在不同樓層被發現,也讓專家分析認為這可能與防火區劃設計不良有關。
今年的晴空匯火災不幸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,也讓政府及人民感受到還有很多防火填塞漏洞尚未被解決,不單是防火工程,平時消防設備的維護,以及逃生觀念的不足都是災後我們需要去面對並解決的。